巴尔萨泽·科拉布建筑摄影作品分析
1 巴尔萨泽·科拉布的双重身份及其摄影创作
图1 速写和水彩作品(1944)
图2 布达佩斯移民场景(1944)
图3 雷诺兹金属公司五大湖总部(1960)
巴尔萨泽·科拉布一生的阅历很丰富。他从小接受西方正统教育,并在传统绘画方面显现出天赋,立志成为一名画家,而他的父母却鼓励他把才华用在建筑设计这份体面的工作上,所以长大后的科拉布攻读建筑学学位,学习建筑设计。他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也正是在他的求学时期。1944 年,德国占领匈牙利期间,为躲避战争的混乱,他同父母逃出祖国,而他随身携带的是一个速写本和一部35mm 徕卡相机,由此可见科拉布对摄影和绘画的热爱。在之后几年动荡的生活中,摄影成为科拉布的日常爱好。他拍摄的照片同他的速写作品一样,对环境有着惊人的感受力,正是这些感受力加深了科拉布对特殊环境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塑造科拉布的总体“描绘习惯”。图1 是科拉布随同家人逃难时期的速写和水彩作品,描绘的是战争遗留下来的创伤和给人民带来的影响。画面中没有突出的焦点,没有直接表现人民的伤痛,而是冷静客观地记录身边的环境,更多注重营造的环境氛围和空间关系。图2 是科拉布同时期拍摄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发现科拉布的概括力很强,简单、忙碌的人群与马车,形象地概括出清晨人民逃避战争的现象。无论是建筑摄影或是其他主题的摄影作品,科拉布都很注重人文元素,但他并不像马克·吕布②那样在照片中蕴含浓厚的情感,直击人心,而是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讲述现实发生的一切,这得益于他大学时期学习建筑设计的经历,这段经历培养了他做事认真、严谨的性格。日后步入职业建筑摄影师生涯的科拉布也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
1.1 建筑设计中的空间表达特点
一栋建筑包括墙、柱、屋顶、门、窗等,这些结构共同构成了建筑的外观,也是设计建筑的重点对象。19 世纪初,芝加哥建筑学派③在美利坚合众国兴起,其代表人物路易斯·沙利文④提出“形式随从功能”这一观念,即建筑空间要服从于建筑的功能性。这是建筑空间的表达特点之一,但是受制于资产阶级建筑业主对金钱权力的青睐,他们更倾向于“商业古典主义⑤”,芝加哥建筑学派只是一次先锋尝试,在现代主义⑥兴起之后,功能主义⑦才在建筑界大放异彩。自20 世纪末,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建筑领域也在此问题上作出了实践探索,所以,另外一个建筑空间表达的特点是建筑空间要与环境和谐统一,这个观点源自于赖特⑧提出的“有机建筑”理论“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和谐统一,与自然环境共生”。
1.2 摄影中的空间表达特点
摄影是将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空间的媒介之一,摄影中空间的表达往往是通过透视、虚实、遮挡等手法体现照片的空间感。首先,通过摄影来表达空间特点具有主观能动性。在三维空间中,物与物之间的空间位置是固定的,而摄影师的位置、视角、距离等变换作用于二维空间则会形成不同的空间关系。其次,通过摄影来表达空间的特点还具有构成感,照片中,立体的事物转变成不规则图形,这是二维空间的特性。这些图形就是一种符号,能给观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暗示和视觉感受。
图4 耶鲁大学英格斯冰场(1965)
图5 达兰机场民用航空候机楼室外遮蓬结构(1978)
1.3 巴尔萨泽·克拉布建筑摄影创作理念
1.3.1 注重摄影表达和建筑理念的结合
20 世纪50 年代,作为建筑摄影师的科拉布处于职业起步阶段。早期的科拉布受俄国先锋派艺术家亚历山大·罗德钦科⑨影响,经常采用夸张的视角体现建筑的透视变化,并且在意立面空间之间的构成关系。例如在拍摄雷诺兹金属公司五大湖区域总部(图3)时,为了体现建筑外立面的结构材质,科拉布站在屋顶采用垂直向下的视角拍摄,这样很好地捕捉到了建筑的细节。取景角度完全打破传统的视觉习惯,可以看到,画面的上方是一块人造的水域,下方是建筑的立面细节,代表着工业美感的建筑延伸向地面的池塘,体现了建筑的地域性特点。整个建筑立面与自然环境在画面中的关系和谐自然。
1.3.2 反瞬间性的建筑摄影
摄影是镜头背后的人对客观世界的再创造,摄影的瞬间性考验的是摄影师对客观事物的临时感知力和捕捉力。科拉布的建筑摄影是反瞬间性的,他如同一名画家,总是在反复推敲如何去呈现建筑。严谨的态度是他的创作理念。每个建筑拍摄项目,科拉布都要反复斟酌构图与视角,当不确定如何拍摄比较好时,就采用垂直或纵向拍摄手法;在前、中、后景中使用框景元素;取景只取房间的三个侧面,采用单点透视;注意水平线的位置:这些是科拉布的摄影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