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主页 > 综合新闻 >

张永生:近90%消费者愿选择环境友好企业产品

资料图。图/unsplash

新京报讯(记者 柯锐)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10月13日通过《昆明宣言》。14日,在大会平行论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与实践”分论坛上,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研究员发表题为“生态文明如何改变中国”的主旨演讲,介绍了其研究成果的部分内容。

张永生表示,研究发现,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提升了我国发展质量和民众福祉。在经济因为进入新发展阶段而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民众生活满意度却持续提升。生态文明正在引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发展范式转型,包括发展理念、美好生活、消费观念、商业模式、就业观念和福祉等概念。

研究成果表明,民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发生重大转变

从传统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工业革命以来划时代的变革。生态文明意味着发展理念和发展范式的全面深刻转变。

那么,这种转变在中国如何发生?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的合作项目“RIEco-Tencent数字生态文明实验基地”的一项研究通过对份网络问卷调查、350多万份公开热帖和评论样本大数据的分析显示,生态文明正全方位深刻地改变中国。但是,由于现有的发展概念和发展模式大都是在传统工业时代形成,很多人对目前在中国以及全球范围正在发生的这场深刻变革浑然不觉。

该团队研究发现,民众关于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和选择,均在发生重大转变。55%左右的民众认为,保护环境会带来很多新的经济机会,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10%左右的民众认为,环境破坏是经济必须付出的代价。在环境与发展之间,绝大部分人不愿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提高收入,只有不到4%的被调查者选择“收入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恶化”。

该项目研究人员通过大数据分析还发现,民众对生态文明高度认同,且那些传统资源性城市对生态文明的认同度,反而高于其他城市。这与通常人们的直观认识相左。

另外,民众心目中的“美好生活”概念,同以GDP为导向的发展概念相去甚远。收入虽然非常重要,但只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仅排在影响因素选项的第8位,只有约20%的调查者将“收入越高越好”列入“美好生活”5个最重要选项之一。

排在“收入越高越好”选项之前的内容,多是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及安全感、衣食住行基本需求无忧、文化精神生活丰富、身体健康、生态环境优美、家庭幸福、社会收入差距小、有大量自由时间等。

环境等因素的权重提高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福祉。但是,在传统发展模式下,不仅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本末倒置,而且这种模式还带来了不可持续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来到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

张永生认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是对过去传统发展道路的纠偏,即从以前过于以GDP为导向,回到提高人民福祉的发展初心。

张永生呼吁,“需要在生态文明新的视角下,对传统工业时代形成的发展理论和现代化概念进行深刻反思和重建。”

在生活满意度方面,该研究团队调查显示,过去5年,民众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高。在10分制的测度中,近90%人的回答在5分及以上,近70%的回答在6分以上。而且,过去5年,虽然GDP增速放缓,但大部分人生活满意度却在提高或明显提高,说明传统“高增长、低福祉”的模式已发生实质性转变。

研究发现,收入的绝对水平仍然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基本条件,但收入对满意度提高的权重越来越低,环境等因素对满意度提高的权重则越来越高。影响满意度提高的各因素的权重越来越均衡,即越来越追求“平衡、充分”的发展。

物质消费不再是多多益善

过去五年,超过50%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或明显提高了满意度。

民众对企业环境责任也提出高要求。不仅近90%的消费者表示,会选择环境友好企业的产品,而且在选择就业时,对生态环境和文化因素等非货币因素的考虑,超过了对收入因素的考虑。

消费观念也在改变。当了解自己消费的产品的环境后果后,近90%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为保护环境而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而且,物质消费也不是通常认为的多多益善。约75%的人认为,物质消费适当减少并不会影响生活品质。

“这说明,作为现代经济基石的消费主义和过度消费,不仅成为环境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且并不一定带来福祉的提高。” 张永生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