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环保成风潮?看近年来跨界而来的大佬们如
这两天,环保圈的目光被“跨界”聚焦。
先是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中标1.9亿元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一时间群情激愤,纷纷高呼“万科,放过中国的环保产业”。
然而,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9月24日,中国移动中标“宝鸡市陈仓区购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服务项目”,金额为2400万元。一个礼拜,两起环境监测领域的跨界引发热议。
有人求放过,有人乐见其成,有人说环保自身要努力,有人说我们应当开放包容。
而无论我们是开放包容,愿意接纳“外来者”,还是惶恐不安,生怕被“抢饭碗”,我们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环保行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外来者,他们以收购、成立环保子公司、项目界入等方式大踏步地杀入环保行业,引发了一场行业的巨大变革。
并且,很多大佬们已经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下面,北极星水处理网为大家盘点近年来那些跨界环保卓有成就的大佬们。
第一类:业务相关 邻近跨界
东方园林 方式:并购环保公司
2015年9月以来,东方园林砸下30亿元相继收购5家环保公司股权,涉及水处理、固废处理等领域。其中包括固废领域申能环保60%的股权、吴中固废80%的股权、金源铜业100%的股权;水处理领域的中山环保100%的股权和上海立源100%的股权。
从传统景观业务积极向以水环境治理为主的生态修复业务,并通过自身发展与外延并购相结合的方式,以危废处理、乡镇污水处理及综合资源利用为切入口,全面布局环保产业。以园林建设为基础,布局水系治理、生态修复,聚焦固废无害化处置等领域,东方园林一度成为了跨界环保企业中的标杆企业。
盈峰环境 方式:并购环保公司
盈峰环境原名上风高科,主营风机制造,后因主业不济,向环保业进军。作为有钱的外来户,盈峰环境以收购为武器,迅速进军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多个环保细分领域。
凭借深厚的股东背景,2015年盈峰环境开始发力环境领域,分别收购了宇星科技以及绿色东方,进军环境监测及垃圾焚烧发电领域,2016年先后通过收购进军水处理板块并于3月将上风高科更名盈峰环境,更加快了在环保业收购的脚步。2018年5月,盈峰环境发布公告拟全资收购由母公司盈峰控股所控制的中联环境,切入环卫装备及服务行业,全产业链布局日臻完善。
蒙草生态 方式:变更所属行业
2016年“蒙草抗旱”更名为“蒙草生态”,立足生态修复、种业科技、现代草业三大业务板块,将公司所属行业变更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自变更业务以来,蒙草生态坚守生态主业,深化细分产品,拿单毫不手软。
第二类:国资央企 大举进军
葛洲坝 方式:并购环保公司
2015年1月,建筑巨头葛洲坝集团率先吹响了当年国企进军环保市场的“号角”,投资约4.73亿元,收购凯丹水务75%的股权。
收购凯丹水务之后,葛洲坝趁热打铁,先后通过收购中固科技、设立绿源科技等,实现水源、供水、调水、污泥处理等全产业链的延伸,已将“大环保”概念纳入公司整体布局的思路中。
2015-2016年,葛洲坝集团向PPP之路大举进军,2015年全年新签PPP合同额536亿元,随后几年均完成近千亿订单。虽然于今年2月葛洲坝撤销PPP事业部,但近一年来还是先后中标亿级、几十亿级环保项目,实力不容小觑。
葛洲坝集团环保业务主要包括:水务项目投资、钢渣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磷石膏处理、淤(污)泥和污染土壤处理、矿山充填处理、重金属污染场地生态修复处理、近海污染治理与滩涂整治、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服务等。
三峡集团 方式:组建环保公司
全球最大的水电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自去年成立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进军环保以来,其以坐火箭的势头迅猛发展。
自去年6月三峡集团组建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进军环保领域以来,首个环保订单便是77亿元的九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紧接着,其更是以快马加鞭之势,拿下多个亿级、几十亿级的大单,投资总额超250亿元。
三峡集团先后入股国祯环保、武汉控股、北控水务等环保上市公司并与多个地方政府、央企及知名环保企业签订共抓长江大保护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化学 方式:组建环保公司
中国化学联合其大股东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斥资10亿元设立了中化工程集团环保有限公司,加大环保业务板块的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中国化学新签的合同中,环保板块就达到了2.22%的比例;而中国化学传统主业偏重重化工和煤化工,业务结构较为单一。此次设立环保公司也被视为其对环保板块的整合,试图借此业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