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追忆年前的一次采风
看见蓝天的时候,我忽然想,这曾是我们的一个梦想。倏地想起20年前的一次文学采风活动,于是,我找出了当年的采访笔记。
那是1997年的夏天,中国生态环境文学活动家、《绿叶》杂志创始人高桦带领首都著名专家、作家、艺术家一行来山西采风。他们是:张坤民、余超然、冯亦代、黄宗英、郑在石、缪俊杰、赵大年、阎钢、刘锡诚、张守仁、刘连枢、章仲锷。
采风团一行沿着汾河向南走了一个来回,看山西的发展,看山西的文化,看山西的环境保护,把满腔热情和深沉忧患,投注到了山西这块沉重的能源基地之上。回到太原,他们与山西环保界人士座谈,为山西发展献计献策、为山西环保题词……当时,我与同事作为《山西环境报》的记者,采访了这次座谈。
张坤民:山西绿色工程也是希望工程
张坤民,国家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著名环境学者,清华大学教授。高桦说,张坤民是国家环境保护局第一任局长曲格平从清华大学请来的。他过去是学工程的,习惯于用工程的方法解决环境问题,后来意识到环境问题不能仅靠工程,经济、法律、文学、伦理影响远远超过工程。张坤民说,作家是人类的良知和良心,人类生存环境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张坤民题词:诺亚方舟,女娲补天,生命空间,何其艰难,痛定思痛,更张改弦,综合决策,持续发展。
张坤民说——
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组织的这个活动很有现实意义,环保界与文学界的合作是很重要的事情。文学是人学,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文学家不写谁来写?一次战争可能死亡几万人,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臭氧层破坏或全球变暖,受害者不止百万千万人,且会殃及子孙。文学家应起来呼吁。
山西在全国环境保护上产生过两个精神,一个是“古交精神”,一个是“双良精神”。古交精神是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严把新污染源控制关的精神。这是李鹏总理1985年命名的。“双良精神”是综合治理工业废渣、严守老污染源治理关的精神。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0年表彰的。
我们从山西的地面文物也可以看出,山西在历史上是了不起的,社会经济是非常繁荣的,生态环境也是不错的,但现在生态破坏了,环境污染了,河里没水了,有水也是污水。山西都变成要引黄河水来饮用了。这个生态形势非常严峻。引水救急,要考虑水的综合利用,考虑更长远的生态保护。
山西污染治理每年投资5000万元,小流域治理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这是有长远眼光的。山西如果能像壶关一样绿地覆盖率达到48%,山西生态就好了。在环境保护上,山西严格执行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打出铁腕行动,取缔小企业,在全国是走在了前列的。
现在国家经济增长非常快,如果现在还不转过来,下个世纪就很难把握了。地方上同志说,几千万的投资就白投了?这不是我们没有打过招呼,而是已经三令五申了。最早,在1984年就下发文件不许搞落后项目,但落后的乡镇企业一搞就是13年。所以不能只靠劝说,现在就是要绳之以法。
山西为什么走在了前列?硬,坚决。不坚决不行。措施不到,污染不会自己跑掉。对于小企业,前面宣传后面就推,推不掉就撤领导的职。就得这么硬才行。山西搞了一个“绿色工程”,259个重点项目,投资8亿元,这也是个希望工程。依靠重点工程改变能源基地的环境面貌,这是大有希望的。
余超然:山西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余超然,著名环境经济政策研究者,《中国环境报》创始人之一。余超然与高桦都是《中国环境报》资深报人。国家环保局和《中国环境报》当时注重环境文学,高桦作为《中国环境报》《绿地》副刊的主编,创立了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和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创办了《绿叶》环境文学杂志,出版了《碧蓝绿》环境文学丛书,余超然是支持者。余超然来山西,我们请他题词,他却说,请作家们题,请作家们题。他没题词,但对山西理解很深。
余超然说——
这次和作家们一起来山西,参观了这里的古代历史文化,对我教育很深。从山西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来,山西对我们中华民族社会的发展推动是很大的。
山西是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把光和热送到全国,把污染留给自己,现在又在全力以赴治理污染。山西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和牺牲的。